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3 03:00:44 编辑: 朗凯奇防水
地下建筑工程处于地面以下,长期置于地下水的包围中,水慢慢向建筑内部渗透。而建筑的主体结构一般为混凝土,混凝土因其自身特性,有很多细微裂缝和毛细孔隙,使得水分不断内渗,长此以往,渗漏愈演愈烈。如何解决地下建筑渗漏问题呢?当然还是要回归建筑结构自防水本身!
什么是结构自防水?
结构自防水是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本体防水。结构自防水通过调整结构混凝土的配合比或掺外加剂的方法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抗渗性、抗蚀性,满足地下建筑的抗渗要求,达到防水的目的。
为什么结构自防水能真正解决地下渗漏问题?
地下工程建造复杂,尤其对结构的耐久性要求极高,其中防水抗渗性能,更是重要指标之一。
根据GB 50108-2008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要求:地下室防水应以刚性结构自防水为主,柔性防水层为辅。该要求表明,强化混凝土结构自防水才是解决地下防水走出困境的根本出路。而现在很多防水设计恰恰相反,以柔性外防水为主,施工方和商砼站忽视甚至放弃结构自防水。但是防水卷材在施工中底板与剪力墙的搭接面,一般很难做到全面搭接,当地下水水位高于垫层,水则直接没过搭接点,进入结构层,水分一旦进入防水卷材内部,横向、纵向串水不可避免,卷材防水形同虚设。
另外,住建部公布的《住宅项目规范》条文要求住宅建筑设计工作年限应符合:屋面与卫生间防水不低于20年;地下室防水不低于结构设计工作年限。
众所周知,柔性防水材料老化速度快,通常只有5~20年的使用寿命,保修期仅有5年。将百年建筑安全寄托于5年保修期的外贴防水材料身上,远远无法满足民用建筑使用期50年以上的要求。
要想实现这一要求,必需提升结构自身的防水能力,通过结构自防水来实现地下工程防水与建筑同寿命。
综上所述:地下工程更适合也更应当使用结构自防水作为主体防水。